實驗室第九年-重新開始一個實驗室?

前提

這篇文章通常是我年度系列文章的一部分,記錄了我多年來在學術界管理實驗室的心得 (混亂) 。這也是我實驗室在台灣的第九年。開始寫的時間點也是年底,也是爬了福山,然後痛風XD,然後腸胃型感冒?反正就是什麼都來一輪就是了。應該也是冥冥之中給我的警報,叫我要花多一點時間整理一下自己跟實驗室的狀況。這其實有點難,當世界都轉動的這麼快,要花一些時間整理並釐清一些頭緒是有點挑戰的。斷斷續續寫著寫著花了一個禮拜 XD

重新讀了一下之前的網誌,我發現我寫的是有一點自己的心路歷程(mental journey) 跟實驗室的狀態 (state of the lab)參雜在一起。兩個部分我其實都想分享給大家,但從今年開始應該是實驗室的狀態為主。畢竟每個人的心路歷程都不太一樣,共鳴也好,不同意也好,講太多可能也只是無病呻吟而已。也許之後更會把兩個部分分開。

2023年最後一天進實驗室

每個人的故事

科學研究不僅是知識的探索,其實更是一個文化的經營,還是一種社交活動。不管是實驗室內或外,與各種性格的人共事,經歷起伏,這些經歷豐富了我的人生。其中,人際互動還是我印象最深刻的部分,無論是遭遇不公的論文拒絕,還是意外的正面回應,或是個人和工作上的挑戰,這些極端經歷都令人難忘。例如,認知到周遭一些人的心理健康問題。這在整個社會中都是一個挑戰,作為一名管理者或是旁觀者,我感到這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延續2022年大家離開了的主題之一,2023年持續是一個成員重組和調整的時期。我認為2023 年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主要是實驗室創始成員之一阿棉跟擅長分生實驗的蕭禎離開。阿棉現在是東吳大學微生物系的助理教授,而蕭禎去UCSD 當一位博士生開始自己的學術道路。所以從2015第一天進來實驗室的成員只剩下我了。其實真的是很無所適從。然後這種頻繁的團隊更迭在個人和專業層面上都是一個挑戰。而我覺得在2023前半年沒有把這些變化處理好,某一方面是(心理上的)鴕鳥心態有點不想面對,或是想要趕快解決。這就造成了後來聘人的時候有點太過於倉促,導致在交接時期發現人其實不合適或是到最後出現了一個銜接跟實驗的空窗期。

除了阿棉跟蕭禎,一部分實驗室算是第一批的成員也將會陸續在2024離開,所以實驗室成員在這一年有更常討論學術界的一些議題,如publish or perish, impact factor, 一般來說所謂學術界的成功是怎麼樣去定義,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就業市場等等。其實不外乎的其實是圍繞在:

學術界的成功是什麼?那你需要做什麼去達到這個所謂的成功?

前者也許這個有一個consensus, 無外乎的是做好的研究,然後這個研究也許有影響力(impact)。那有趣的來了,後者呢? 嘿嘿。

對我來說,回顧過去兩年,我其實想強調有這樣的一個研究團隊是多麼美好。之前的團隊成員已在實驗室工作多年,彼此了解並在技能和項目上形成協同效應。成員在分析和實驗工作上相互配合,涵蓋了從生態學到基因體學的知識領域。感覺我們可以研究到幾乎任何有DNA的問題上,並取得很棒的進展。但爬得越高就怕跌得越深,成員的變動代表著這些建立出來的動量會慢慢喪失。2023後半年的一個課題就是我需要好好考慮如何讓這些變化更加平穩,但有時這並不容易實現。雖然我認為這種變化對實驗室的進度是正面的。我相信團隊將再次達到這個理想狀態,儘管人員和想法會有所不同,但接下來幾年將是一個重組和調整的時期。

研究重點的分散跟優勢

我們實驗室的課題一直是包山,從這兩年開始認識並磨合到很好的合作者(中研院細生所曾庸哲老師的跟海大的吳貫忠老師),2023年也算正式開始包海的狀態。XD 。這代表實驗室的研究主題一直是有所分散。但這也是實驗室意外地優勢。因為它讓我能夠根據學生的特質,或是計畫的需求,以不同的角度切入問題的遺傳部分。額外的好處就是至少到現在我沒有缺學生的問題。

一方面,這些新方向也為團隊提供了探索的機會。當你發現了一個全新的現象,而後續做的假說,跟實驗的結果,竟然可以完美的融合再一起。這種感覺真的是會讓你超級開心,興奮,然後好好的睡一個覺。2023年也是,宜謙的海洋線蟲研究跟培峰的小毛氈苔黏液真菌菌相都讓我覺得有做研究真好。

但令一方面,我覺得這種分散可能開始影響實驗室專注於單一領域的能力。另一個缺點就是花費的時間比想像中多。每一個說不定都是從0開始。所以實驗室要經過一段時期之後才能發表,才算是有在這個課題取得足夠進展。每一個課題如果需要有始有終,那就是慢。某一方面,雖然我覺得我的冷知識累積的越來越多了很好 XD, 但是開始有一點心力不足。我懷疑一個實驗室很多不同的題目其實很常見,但我還沒有與其他人深入討論過其他的實驗室是如何管理不同的題目。

實驗室雖然看起來很多研究產出,其實只能算是很多個課題的總和。研究課題能開花散葉到這種地步也算厲害了。難道說太專情的人其實在別的部分如研究就會多情(咦)?在一個現今研究都要非常全面的探索之下,這另類的走向反而在此變成優勢展現出來:實驗室這兩年其實在一些計畫後期都會把之前不同課題學到的經驗或是技術慢慢結合起來。我們在實驗設計上可以清楚的考慮到很多面向,從不同角度切入,並且自己執行,或是跟合作者更快達到一個溝通順暢並尊重專業的部分。這一個多元思維=通才的部分也許也可以在申請經費有成功有一些關係。經過第一次沒拿到調整之後,這兩年都有拿到國科會的2030跟中研院的深耕計畫。謝謝國科會生物多樣性學科跟中研院的評審。這也代表我可以放心的在未來三年好好在新的研究課題上衝刺。

開創一個課題的好處是很多是從無到有的感覺。我常常開玩笑說我們實驗室有些題目是不用太讀文獻的,因為相關文獻可能只有18世紀的某些實驗室/科學家的文稿才有(還是俄文,幸好最近chatGPT..)。所以我們的發現是有一點那種0到1的。這也是實驗室所擅長的。實驗室也因為這些新發現,開始跟國內外不同的實驗室有進一步的合作。像是跟中山的張楊家豪老師開始在福山動態園區採集,或是直接把碩士生婕蘋送去智利取得我們台灣酵母菌株在發酵的一些參數。2024年目前也有至少三四間實驗室想要做交換學生/博後的意願。如果說現在開始享受到一直開發新課題的福利,現在要決定的是哪一些研究主題的集中跟延續

不太懂什麼意思但應該是好事

研究主題的集中跟延續

忘了說研究主題的分散另一個缺點就是從外面看來,說不定大家都不知道我們實驗室到底在做什麼,或是認爲我們都在亂槍打鳥。2023 年對實驗室來說也是剛剛好的一年,因為很多計畫其實都算是這兩年結束。也因為這樣, 2023後半年有機會重新思考實驗室的研究重點,並可能減少一些新題目的擴展。

這是一個新的挑戰,雖然實驗室也是可以一直挑新的課題一直從0到1, 一直認識新的人跟領域, 這樣人生想必也是很有趣。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們現有的課題非常值得繼續做下去,也算是走在領域的蠻前面的(所以才會有其他實驗室的成員想要來學)。然後實驗室也不太可能有經費跟人可以讓每一個研究主題都可以延續下去(雖然都很有趣)。所以集中研究主題是勢必進行。

幸運的是,經過了前八年,我很幸運的找到幾個題目。也謝謝評審委員的肯定,有拿到經費做以下研究主題的延續:

  1. 真菌與環境跟其他微生物的交互作用
  2. 微生物的生物地理。

那另外的課題呢?寄生蟲的遺傳演化、病原菌的遺傳?等等等等。這個可能就要等其他的契機了。老實說我也不想放下,希望能有合作的模式或是有興趣的新學生持續下去。

一個研究主題的延續,有點像是從1到80。這樣所需要的能力、想法或是實驗設計就已經是很不一樣的思維。對我來說,這已經是非常很多的挑戰。而其中一方面就是實驗室的管理。

重新開始一個實驗室?

其實通常在第七、第八年這個時間點算是一個學術界的cycle。通常這個時間點在國外的話不是準備升等就是去找新的職位。實驗室的規模因為可能對未來性的不確定性,通常都會逐漸縮小。

自己覺得要重新申請國外其實很難,倒不是因為自己能力不好(當然也有可能,不知道),只是一開始在台灣開創實驗室的目的就是用台灣的生態系統去探討微生物的生活史。所以我們在這邊 (亞熱帶/熱帶) 得到出來的結果將會是很多歐美(溫帶)無法做的。這是我們實驗室的利基,但是反過來說,說不定在找新工作的時候是我的弱勢。

另外一個就是人生任務在台灣還沒結束。小孩跟父母。很好的學生,同事,跟合作者等等。都讓我一直都是在台灣持續長期耕耘的動力。幸運的是,像前文寫的,有拿到兩個多年期的計畫,所以至少在這五年也不用去想下一步了。

所以當實驗室有新的經費可以持續,但研究主題必須集中,人事又要重組,老實說我是以又要重新開始一個實驗室的心態來度過2023的後半年。舉例來說,其中一個挑戰是研究主題集中的同時勢必也會跟多成員分享空間跟資源,重新把不同事項調配就需要重新思考。不同於2015年實驗室剛開始,這次我有更多的經驗去處理,也有很多已經待幾年的成員如宜謙跟育菁一起幫忙設定新的SOP。雖然還是會隨時慢慢調整而造成程序或是成員的不適應,我覺得這個過程會讓實驗室更像一個實驗室,i.e., 更專業,也讓每個成員更了解互相的職責。調整過後希望就是一個新的進度爆發期,所以這部分是令人期待的。

謝謝宜謙

結語

現在2024年了。我坐著原本的椅子,成員也只是過一個三天的假期而已。但是我對實驗室的感受是新的。我剛過不惑之年,也升等了,算是正式踏入學生所說的老人們,也不能申請所謂的年輕學者獎了。雖然有點扼腕,但是這應該是叫我要好好擺正心態,自己終究可能也是小眾,然後沈浮於研究生涯的一員而已。自己也要少一點鴕鳥心態,好好面對並處理實驗室的事情。我對接下來實驗室的五年充滿興奮,雖然舊的故事令人著迷跟懷念,但也是時候往前看了。讓新的計劃好好的開始。

對我來說,記錄這些經歷是有意義的。老實說,我不太確定自己能做什麼,跟做了什麼。我還是不確定自己喜歡的是什麼,但是很確定自己不喜歡的是什麼 XD。

無論如何,至少在每一年的第一個禮拜,應該都是感到非常興奮的。

衝了


實驗室第九年-重新開始一個實驗室?
https://dogoodscience.biodiv.tw/2024/01/02/pi9years/
作者
Jason Tsai
發布於
2024年1月2日
許可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