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科畢業碩士的心路歷程(劉當)

前題

這是我給實驗室畢業碩士生劉當的最後一個功課。可憐學生畢業了還要交東西。 算是網誌的第一個guest blog。一開始的原意是當初問劉當是否這兩年的經驗是否可以分享給學弟妹或是之後要攻讀碩士的學生:

一個正常碩士的過程是怎麼樣的呢?

雖然討論的時候一開始只想把這篇文章盡量客觀一點,但是不管怎樣它的模式- 學生寫並刊登在老師個人的網誌上 - 注定代表它終究不會太客觀性 (怎麼敢寫OS呢)然後整篇寫的像讚嘆seafood 或是學生跟老師中文都不是很好錯字連篇..

不過還是希望之後看到的學生有從中得到一些有用的資訊。學生跟老師想法有時是不太一樣的,但本意應該都是好的:讓自己(學生跟老師)更好。以下綠框代表我心中的想法跟辯解?

這是一個生命科學院畢業碩士的心路歷程。對於描敘這個主題前,有一個重要的前導問題:

「是否要於此領域繼續攻讀碩士?Why?」

(強調此領域是因為也有從碩士轉行的不少例子,本歷程以同一領域工讀碩士的心路為主,故暫不探討)。

當哥是大家的希望

本文

於我而言,首先是審視自己對於此領域的興趣、了解以及熱忱。興趣方面最簡單的判斷就是喜歡or不喜歡?對這領域的事物是否具有好奇心?若上述兩個都是正向答案的話,但確切對什麼研究方向特別感興趣是模糊的時候,我認為這樣的模糊通常是來自於對於整個生科領域的了解仍十分陌生,而關於這份陌生我認為在生科領域是要實際參與實驗室研究或相關業界實習才能漸漸明朗的。當比較有概念後,對於某個(些)研究方向若能願意持續地保有興趣去追求更多的了解,那我想這就是所謂熱忱。

某一方面我到現在還是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大學畢業生會對“整個生科領域的了解仍十分陌生”,或是還沒對生科的特定領域產生樂趣?

再來可能才要討論到一些比較現實的考量,那就是未來的目標。上面討論的比較像是探討自己是否比較有攻讀碩士的心理素質與建設,若有,而未來目標也需要這個學位的訓練過程,那就衝了別怕。若沒有,但未來目標可能還是需要,我覺得是可以衡量一下自己的目標與內心想法有沒有什麼衝突再做決定,硬著頭皮拿個學位也是很辛苦的。

關於上述兩大項考量,我自己本身而言,是有想要出國攻讀博士並於學術圈深造的夢想(目標)。而在大學時期參與中研院分生所的暑期生計畫有確實讓我對研究有另一層的了解與興趣,這讓我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但也確信了對於生物領域的好奇心與喜歡,很感謝當時陳俊安老師的啟蒙與指導。這有穩固了我出國讀書的想法,但也認知到自己獨立做研究的能力以及未來想研究的方向仍不夠充足確實。所以我決定就讀一個國內的碩士來累積實力同時培養比較專精的領域興趣,再好好申請國外的博士學程。

(關於申請碩士班的過程就先省略好了。上述內省過程如果有做好,應該就是做了不少準備也應該就能申請上。基本上碩士班篩選學生我猜也就是給看似具有做研究資質的人機會入取。而至於申請什麼學校什麼所什麼學程,造理講也是可以經過上述內省過程產生一些方向,就選看得順眼的吧XD不然就參考一下老師學長姐的經驗。我自己在選學程的時候是有點矇矇懂懂XD)

我覺得大部分學生在選碩士學程的時候是真的不知道有哪些學程,或是資訊管道不夠流通。這是學程的不對,還是學生不夠積極?甚至是學生快要畢業了為什麼還沒有能力去區分這林林總總的碩士學程好與壞或是會學到什麼?

總之,最後我選擇就讀申請上的臺灣大學基因體與系統生物學學位學程碩士班(Genome and Systems Biology degree program,名字超長XD簡稱GSB)。

當申請上任何一個碩士班(所,學程)後,就是需要尋找未來碩士就讀期間的指導老師(實驗室)。若是一開始就為了某個老師去申請碩士班的話那當然就不用再找了。如果不是的話,基本上就是看自己的興趣個性能力跟老師的研究方向個性要求之間有沒有可能契合的感覺(?)找老師面談的時候會問不少問題,也會把握時間和該實驗室的學長姐請教一下,通常會考慮問題有:實驗室目前的研究方向?加入實驗室後可能著手的研究題目?實驗室的內部外部資源?實驗室的運作方式、風氣和規定?實驗室的整體氣氛?實驗室成員對實驗室整體或對指導老師的看法?以及回歸到最重要的,自己對於該指導老師和實驗室的一個感覺?

綜合以上,我最初選擇加入了中研院分生所顏雪琪老師的實驗室。顏老師嚴格、嚴謹又刺激思考的指導風格讓我學到了很多。然而,於開學前的暑假線進入實驗室適應兩個月後,我漸漸感到一股無形的壓力與對自己研究題目的上手緩慢。顏老師也察覺到了我的不適,直接了當地點出我的不足以及未來可能方向的建議,與她討論而反思自己的過程其實是有點挫折的,但我很感謝她的這份“直接”。深思後的我接受了其中一個建議方向:換個實驗室再試一次。

於是就找到了我兩年碩士班的指導老師——Jason。會決定申請加入老師的實驗室,主要也是基於老師(和他網誌散發的某種熱忱 明明就是滿滿的OS)與實驗室整體給我的感覺,加上想從wet lab轉dry lab的背水一試。很感謝重重考慮後,老師願意收我做為他的第一個碩士學生。這給予了我在碩班一開始遭遇挫折後的一線生機,使我繼續有動力在GSB以及我仍喜愛的生科領域中作探索與學習。

其實我一開始對收劉當是有疑慮的。因為馬上想的是兩個都是名聲很好的實驗室為什麼待不下去?自己做的當然會聯絡兩位老師確定這個學生不是個雷。有些學生比較獨立,有些學生需要被循循善誘。確定了只是時間點與實驗室導向與相容性的問題,劉當就成為了我第一個碩士生。

加入一個新的實驗室,轉換一個新的領域,難免會先有些陌生。但我在加入前就已經決定給自己再一次機會去闖,因此沒有任何多餘的預期,就是盡我所能得從實驗室研究題目中找尋興趣,去學習與充實實驗室相關的背景知識(如基因體學、演化生物學和程式語言)。也盡可能得去吸收享受GSB所安排的課程(我覺得GSB課程雖然重但有同學夥伴一起討論氣氛很好,挺愉快的),再者就是選一些有興趣的課程與演講去聽來拓展視野。我認為這樣的一個重新起步與充電,對我而言算是挺好的。

這邊說起來簡單,結果也很好 不然不會有這篇文章。但是萬事起頭難。劉當所說的背景知識 – 就是在我實驗室研究需要的知識跟能力 – 坦白說一開始我覺得跟零差不多。這讓我陷入一個迷惘- 如果要每一個都砍掉重練的話,那我是不是收大學第一年就好了?甚至是我要怎麼定義該進來的學生是需要什麼資質?只要努力就好?還是只要人正就好? 到現在還沒有正確答案。因為是第一個學生,所以沒有對劉當真正的篩選過。雖然之後發現他是基本能力已經很好的學生。

老師重新訓練一個學生其實很有壓力。因為你要訓練讓學生培養出這領域的興趣然後自己去增進自己的能力跟研究的品味(這部份很難)?如果只是有興趣但是沒能力就只會變成只會嘴砲很會唸paper,有能力但是沒興趣就會唸得很痛苦。碩士第一年從零到可以在一個新領域開始分析並留下自己的見解是有多難?很難。再怎麼讀這篇網誌都不會感覺的到。幸好結果也是好的。

如果劉當發現自己還是沒興趣那是不是又要去另一個實驗室?我會不會請他走人?我不知道。所以我這邊會建議學生如果覺得發現對實驗室真的沒有興趣,那就趕快跟老師討論並離開吧。畢竟好聚好散。

上述主要是自我學習上融入一個新實驗室新領域的方法,同時重新定位屬於自己的研究興趣。融入實驗室的另一點就是跟實驗室同仁好好相處,成為夥伴,成為朋友。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和大家一起吃午/晚餐,並參與實驗室活動(?)。也利用這些相處時間,個別了解學長姐的project內容,以及向學長姐分享自己的project方向來從中聽取意見和建議,也可算是另一個讓自己對實驗室研究計畫更快瞭解認識的管道。在這部分,這裡的學長姐都很熱心大方,幫助我非常多,我也很沈浸於這種實驗室內的學術討論(以及各種聊天話題XD)。

當哥不只跟學長姐也會跟學妹吃午/晚餐喔
還會在路上被學妹打招呼喔,這跟台大生科11樓某一位超帥助理教授一樣嘛
上次路上有正妹跟我打招呼是在台北車站附近問我需不需要補英文

在任何一個實驗室作研究,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時間管理。除了每日的工作量分配外,還有一點需要分配的就是課程修習安排。由於GSB碩一的課程量算重,加上轉換領域後的背景知識相對薄弱,在與老師以及自己思考安排下,碩一上的修課跟做研究的時間比例大約為7:3,碩一下約為5:5(目標在碩一把該修的學分修完!);碩二上約3:7(仍選了一些培養興趣視野的課程),碩二下就1:9(Seminar外只修了一門學術論文寫作課,全力衝刺研究與論文!)。由此排程看來,寒假以及暑假這不需修課的時段無疑是拼研究進度的大好時機。的確,我認為自己論文研究成果的兩大邁進產出即是在碩一及碩二的寒假吧。

這個比例從我這邊覺得是 99:1, 9:1, 7:3, 1:99 (笑)。每個人都知道時間管理,但是從99:1 到開始 50:50 是對PI的煎熬。因為PI想要的是可以討論可以獨立思考做事的學生,而不是只是來學一學就老師好棒棒我要畢業的學生。

實驗室的lab meeting其實是可以結合上述背景知識、興趣培養、夥伴感情和自己研究整合的活動(訓練?)。老師這邊的咪聽安排基本上是一人報進度一人報paper(現在好像老師太夯實驗室變熱鬧制度有調整?)。一開始而言可能什麼不論進度或paper都聽不懂(汗),不過可以記下不懂的東西,以便好好詢問或私底下查資料來趕上實驗室其他人已有的背景知識。漸漸上軌道後,進度報告部分,對於自己來說,就是一個整理資料和不斷反思研究重要性與方向的絕佳機會,還能適時地從老師與學長姐等台下聽眾中得到中肯的回饋;同時呢,輪到別人報告時,就可以多了解實驗室其他人在做什麼,了解整個實驗室的運作方向,試著做邏輯性的提問,更可把握機會向其他人學習對自己有幫助的研究方法。報paper部分,我認為除了可以多向同行研究佼佼者做方法學習外,更是了解現在領域走向培養視野興趣的有效管道。某種程度上,學程必修的seminar跟lab meeting是同樣的作用,不過比較適合學習讓其他領域人了解自己領域東西的significance不然就被電很慘(因為GSB老師學生領域根本包山包海)。然而,不管報告什麼,都是讓自己練習學術報告的好舞台,如何呈現slides?如何講得讓其他人容易了解?如何把東西精簡而抓出重點呈現?如何對於觀眾的問題作應對?當然,參加演討會或者跟合作者做報告會更有靈場感(阿打錯,臨場感)。想當初碩一下的時候第一次參加演討會竟然就要口頭報告整個超緊張啊(線上報名完就開始緊張)。不過事後想想,是個很難得可以刷成就的經驗。

關於最後論文的產出生成,也可以說是貫穿整個碩班歷程的一個紀錄與成果呈現。但這其實是一條回首才會明瞭,前進時卻迂迴而不確定的路,如處於一團雲霧之中。尤其是像我新轉入一個基因體分析的領域裡,一開始與老師討論碩士研究計畫時,根本無法想像最後會做出什麼,以怎樣的論文內容畢業。其實到了碩一結束,甚至碩二上都是會有不確定感存在。反思後,我整理這些不確定為:(ㄧ)不曉得/不夠瞭解自己要做的題目(二)不確定一個碩士論文所需的成果量/老闆的標準(三)無法預期可能遇到瓶頸的地方/時間。 對於這幾點,我個人認為是要先盡快有個起手式的計畫,了解計畫的出發點與背景後,多讀該領域的經典paper(可從review paper入門,再延伸看它引用的),並產生一些初步的成果(preliminary data)。由這初步的結果在和老師討論預期未來的走向以及可能面臨的困難(這方面也能跟實驗室內對該計畫有相關經驗的學長姐那邊做傳承)。 畢業的標準,我個人的態度也是覺得有一點初步成果再適時詢問老師比較得體,但若一開始就先問個大概或許也會比較有目標。至於那些實在不測的牆,我認為就當作一些挑戰與契機、轉機,或者學習果斷放棄。

對應:(ㄧ)老師只能給可以閱讀的方向但沒辦法實際幫忙,只有學生程度到一個程度的時候才會解決。(二)其實沒什麼制式的標準,每個學生都會是不一樣。 (三)是一個需要老師跟學生去找出平衡點的課題。

在碩士班研究發展與探索自我興趣的同時,也該認真思考未來(畢業後)的方向 ,開始前有提到考慮目標的部分沒錯,但這會隨著碩班階段做改變或加強,該準備的東西會因此加加減減。就我本身而言,目標是出國攻讀博班,因為要考慮到兵役的問題,所以有兩種可能走法:(一)申請到博士學程,畢業直接繼續緩徵出去深造,拿到學位再回來還債(二)先履行兵役再申請囉。這兩個走法當中,我是有先嘗試過申請一波,但準備不足殘念,故目前服兵役中。不過,我覺得嘗試申請是很重要的一步,不試永遠都有些藉口與怠慢,也沒辦法從中累積經驗。關於此點,我感謝來自幾位有在積極申請並且順利達成目標的同儕鼓勵 劉當的GSB同儕都會在實驗樓入口跟警衛說要找蔡老師其實是要給劉當禮物der,以及老師不時的口頭關心,才得以令我反覆思考,打起精神行動。而在準備申請資料的同時,也會察覺到要好好累積的幾項關鍵:(一)期刊發表(二)推薦人(三)未來的就讀計畫書。

首先,發表的部分,以碩士而言,其實是可遇不可求的。但就是盡力爭取,因為它將是一個扎實的研究能力證明。所以就是盡力使自己的研究成果或論文內容能有投稿期刊的水準,但碩士論文和期刊投稿是兩回事,所以一定會有需要費心另外經營的部分,尤其是投稿的過程(補資料,修改,修正格式⋯⋯)。我覺得優先的情況是爭取一個自己為第一作者的發表 ,第一是因為從概念,資料產出,內容寫作等都參與學習一遍的經驗比較扎實獨立,也比較能證明自己的能力,再來就是順著這些起承轉合去寫論文會比較完整,也比較容易產出。當然,有機會參與大計畫當其中共同作者也會是很新鮮的體驗,尤其是感受到跨國跨領域分工的那種計畫,真的是會大開眼界。很慶幸,讓我在這兩種情形都有體驗,雖然有時趕的微崩潰,但很值得。

自己訓練出來的學生哪會是弱手?尤其又有人生勝利組光環。 有點子或是新的分析要做時,老師會先考慮1)這可以讓誰去做誰可以得到機會跟經驗,或是 2) 這需要趕快分析,誰已經會就讓誰去做。這也需要平衡點,不要變成好像只鍾情於一個學生能者多勞或是學生覺得都是雜事然後做太多崩潰。不過學生自己要知道,不管是實驗室或是以後工作,只有自己能力起來了才有更多機會。這兩年,劉當參與了幾個計畫。一篇已發表,一篇正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review ,一篇劉當為第一作者正在review。他也撐過去了,這些就是他的成果。碩士口試完某一個老師跟我說劉當做的比他早上口試的博士生還多。

大部分人看學生的”成功”只是他或她的成就 ,因為這個社會本來就是結果論,但是比較少人探討的是學生努力的心路歷程。那這邊是否可以系統性的學習或是解決,然後在最短的時間有能力開始追尋未知的東西?兩年,是真的可以改變很多東西。但是,問題是如何把兩年更有效率地利用?

改了很久的論文Figure

關於推薦人部分,首要當然是自己的碩班指導老師。再來可能就是大學老師、大專計畫老師、口試委員、修課老師、助教課老師、合作計畫老師或者當助理的老師。主要以對自己越了解且有好印象的老師為主。好像也不用刻意累積,做好自己就好。

其實我覺得推薦人很重要。只是因為劉當進了我的實驗室,而我的個性 太宅 注定他不會享受到這一部分。其實,如果老師是很有人脈的話,推薦進去國外的先進實驗室其實是會比較簡單的。沒有人脈的,真的就只是本身的能力跟發表的履歷而已。

未來的就讀計畫部分,我認為重要的是要在碩班期間整合/培養自己的研究品味/興趣(方法如前面提過的修課、聽演講、讀paper、跟老師請教討論和自己反思⋯⋯),讀paper部分我覺得用email訂閱一些有興趣的期刊,每個禮拜接收一些新發表資訊是蠻實用的一個小技巧。再來就是對自己的所學,所做的研究做深入的了解跟統整(可透過冥想回顧跟寫論文XD),然後將研究品味/興趣和研究所學兩者想辦法作連結與延伸。

總結來說,一開始審視的興趣、了解、熱忱和目標仍是重要而伴隨橫跨整個碩士歷程的。若是能從頭來過,我可能會讓自己更慎重而迅速地填充這四大元素吧。但回首來看,我覺得這樣的選擇這樣的路對我來說是好的,所以慶幸那些跌跌撞撞使我走到了這裡,走過了那裡。 謝謝啟蒙過我的老師們,希望我也能傳承而散發某種熱忱(笑) 人生勝利組是學不到宅的精華的。

感恩當哥,讚嘆當哥。
感恩當哥,讚嘆當哥。

生科畢業碩士的心路歷程(劉當)
https://dogoodscience.biodiv.tw/2017/10/01/dangguestpost/
作者
Jason Tsai
發布於
2017年10月1日
許可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