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2018京都科技與社會論壇後感想-與諾貝爾獎得主跟專家們的討論

這幾天被中研院院方選上來參加今年京都科技與社會論壇(STS for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Society) 年度論壇。引言網路上找到的:

「科技與社會論壇」也取名為「科技的光明與黑暗(Lights and Shadows)論壇」,乃因20世紀科技爆發的時代,推陳出新的科技產品與技術,帶來社會的繁榮及提升人類生活福祉。但是科技如同一把雙面刃,進步同時,也帶人類社會極大的挑戰,包括:經濟發展及全球暖化之協調、預防傳染病擴散、複製技術帶來潛在的健康利益與倫理議題等。

基本上是找來邀請全世界的有名的學者、官員、跟企業具體協商由科技延伸出來的議題。今年論壇為3天議程,主要探討之議題包含:人工智慧 這幾天真的講超多的 的機會與挑戰、ICT在教育表演的角色、研究與創新、科技在商業與金融的角色(由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帶領議題)、科技如何改變社會等多項主題。

想把這幾天學到的寫下來。~~真正認真寫了的院內報告我想也不會有人看,還不如放到網路上給有緣的人讀到提供一些資訊。 ~~上網找一下好像都是榮幸受邀blah blah 的新聞,如果沒把討論出來的東西公開那畢竟很可惜。

這次一起來的有中研院其他所等四位超級優秀的PI。也看到工研院有來一些人 第一次開會被搭訕原來是學妹QQ,也有看到台大的代理校長 看起來很累,辛苦了

大家好帥 >///<

有一個小建議:首先,雖然我這次來的同事都超級優秀,但是如果男女比 五男 可以平均點會比較好,畢竟這種機會很難得。這一部分感覺工研院就做的比較好,是說前幾年有誰來我是不知道。

我們來到的第一天是所謂的Future leader program, 就是不同大學、研究機構、基金會、企業等推薦給STS forum 人選,而它再選約100多人出來,然後也邀請共七位諾貝爾獎得主一起討論。年輕學者可以提出問題討論。每個小組十個人,兩個小時內會有兩位諾獎得主分別討論一個小時。我們小組是分配到野依良治教授跟李遠哲院長。因為小組組成大部分為助理教授,問的問題在其他大部分的討論其實大同小異,無非是要做基礎還是應用,如何怎麼合作等等。以下節錄:

Q: 拿到諾貝爾獎之後的生活有什麼變化?
野依良治:完全改變了(笑)。我以前只是待在自己的很小領域努力做自己的東西。得到獎之後突然有一種社會責任(social responsibility),然後我需要開始去了解整個社會跟當下的議題。遠哲(李)在這一方面就幫我了很多。他真的是很厲害的一個人啊~ (心裡話:您也超強好不好,在日本這麼看階級的環境下,可以執掌RIKEN長達11年半)

Q: 給年輕學者的建議?
野依良治:享受你/妳現在有的自由(笑)!我覺得現在有很多種研究。應用,基礎。不管怎麼樣,我覺得都應該整個都叫”學術研究”。而學術研究是應該自己有興趣決定要做什麼,而不是因為經費。 不管在什麼時期,好奇心驅動 (curiosity driven) 的研究應該是比任務性導向的研究更重要。但好奇心在不同國家不同文化是相對性的,像在二戰時期之後日本的研究都”好奇”在怎麼重建國家,再來經濟方面,再來基礎。所以每一個人的好奇心是不太一樣的。所以關鍵在於跟別人交流,去培養你的好奇心。雖然現在大家都在網路上,但是人與人當面的交流還是更重要。

Point: 貧窮是驅動研究的一種因素
Point: 我們日本做的還不錯,但是離其他(會做研究?)國家太遠。我們自己要多鞭策我們自己去跟別人合作。

Q: 怎麼建立一個好的團隊,然後讓裡面的人變成future leaders?
李院長:從我高中的時候我就知道兩件事。第一:要當一個很好的科學家。第二:我要改變跟讓這個世界更好。所以要找對科學有渴望的人,而且是想要做自己的人。我常說的一句是 “I want to be my own master” , 然後不要相信任何人一開始講的話。雖然我還是聽我老婆的話(笑)。要定義出最難的問題,讓他們去解決它們,然後找到啟示。他們自然就會變那個領域的領導人。

Q: 基礎跟應用研究怎麼balance?
李院長:不管怎樣,我覺得科學家是有責任做出對這個地球及社會有意義的科技及技術。

Q:科學家對組織及政府的應對?
李院長:保持中立,像是我不在任何政黨內。 Keep yourself in the clarity.

Point: 最驕傲的不是拿到諾獎,而是有一年化學會刊的調查發現就算我離開美國十年後,訓練最多美國大學化學系PI 的老師還是我。所以我以教出這些PI (當老師) 為榮。

感想:

聽完這些諾獎得主的分享讓我感觸良多,因為他們當初做研究初衷是感覺很純粹的。可以想像,環境嚴苛(戰後)之下,大家都很窮,人與人之間比較少比較,就往自己想做的課題做一輩子,不用太管外面的世界而在自己小小的角落裡發光。我也會從一些老師上感覺到這種純粹度。

而我們現在,除了家庭要兼顧,要升等,要有社會責任,要做基礎,要做應用,又要教課,又要傳承,又要合作,把關政府(雖然政府完全不鳥我們),我們慶幸於新的科技的同時,又要嚐試把真正重要的傳統留下來。這不是埋怨,現在的老師哪個不是這樣想,就是被要求這樣想。

所以在聽他們的經驗時,很感謝他們做出的成果及努力,也再一次認知自己是想要也是要當一個好的科學家。只是在某一方面上,我們這個世代的科學家志向更大更廣 更雜?,想要做到更多,研究模式也越來越不一樣。一般來說每個科學家所定義的成功模式也越來越不一樣了。也要看自己適合哪一種路。

至少先做到一家溫飽吧 連這個好像都有點難~~~~QQ

超強分隔線 - 怕大家覺得無聊只好趕快放見到本人就會嘴角上揚的超強學妹合照。在工研院做很厲害的研究

第二天為論壇正式開始,一開始開幕典禮首先致詞的為日本首相安倍晉三(Shinzo Abe)。他講得好棒!感覺有練習過,好有風範。 反看我們的政治人物不是三句就是另弓丟阿母丟

接下來除了演講(李院長在這論壇中也有演講提出一些議題),論壇分成很多小的會議。每一個會議都有一個議題要討論。房間由幾個圓桌組成,每一個圓桌為一個小組,由一位專家(從公司的總裁到學校的校長)帶領討論。住持人先給個開頭,然後每一位專家講一下自己的想法,再來一個小時的討論,然後每位專家總結自己小組討論出來的內容,然後主持人會做總結寫進報告裡。雖然不一定有結論(笑),但是心中的想法某些程度總會更清楚執行。

在這論壇中,我最有興趣的是決策,如何用新的科技及證據去影響小到機構或是部門、大到整個政府繼而影響整個社會的決策,或是怎麼去創造一個創新的環境。雖然我們政府上層完蛋了。不是完全不聽,不然就是利用假科學證據。 討論的問題如:

  1. How can innovation driven by a good idea be related to innovation driven by societal needs?
  2. How can science best contribute to informed political decision making?
  3. Is mission-oriented research funding the best mode to deal with grand challenges?
  4. Do national governments need to synchronize their innovation strategies internationally?
  5. How do we advocate the role of science to the public?

以下節錄:

  • 現在的挑戰更複雜,更國際(如氣候變遷),需要多個國家及不同專業來解決
  • 科學可以在提供證據跟可能解決方式上提供幫助
  • 科學研究應該不該被政治所影響 台灣QQ
  • 任務性導向研究在所謂的關鍵挑戰 (grand challenge) 是更重要的,尤其是發展中國家 (菲律賓某部長)
  • 我們嘗試利用媒體,但我們國家媒體只喜歡不好的新聞,所以我們在這邊沒有建樹
  • 我們的口號及精神是創造為了所有人的科學
  • 我想大家都不知道,政治家其實非常聰明 (全場大笑)
  • 政治、學術界跟社會之間的鴻溝非常非常大。需要建立橋樑。一個就是所謂的Citizen science,然侯給予人們生活上的證據。另一個就是學者參政。
  • 很可惜的是,日本的大學目前完全在培養可以跟政府好好合作的下一代的學者是完全失敗。他們需要有研究的概念,懂學術界怎麼運作,然後跟政府合作
  • 媒體需要有責任
  • 公民科學非常重要要講三次
  • 改變英國政府裡對科學的重視是邀請幾位高級科學顧問 (Senior science advisors) ,指對首相建議 (這不就是中研院?)至少在英國,科學的證據輸入進去英國的政府是越來越多,而真的有解決一些產業上的挑戰。
  • 很難聽的真話就是我們科學家是很奇怪的一群人,我們想知道人怎麼運作,而大部分人只想誰賺得多誰賺得少而已。
  • 官員很容易了解經濟的價值,而很難或不想了解科技或是人文或是科學上的價值
  • 很多問題就是人類一直不滿足,所以現有的系統要一直改。
  • 一個大的問題是怎麼選擇課題?是誰來決定?然後怎麼評論成功與否?
  • 競爭之後的模式是合作 註:我覺得這是幹話
  • 更科學的人文科學是必要的
  • 我是大學校長,其實所有問題上我覺得都是讓大學來解決(全場大笑)。理論上(笑
  • 這些問題可能的解決方式在訓練下一代的決策者,在他們頭腦還願意接受東西之前。
  • 在都柏林大學三一學院,我們在幾年前讓全部的老師跟學生一起想未來我們學校的畢業生必須有哪些屬性。聯合一萬多學生跟八百多位教授一起做一件事其實很難(笑)。但是到最後我們確定了四個:think independently,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develop continuously and act responsibly
  • 其實對大學最重要的事是不是當下的學生,而是畢業之後的學生在社會上會起出什麼作用?

感想:

我覺得論壇有這樣一個模式邀請相對年輕的專家進來一起討論其實是很正面的。了解一下現在決策者想要推動的事項,怎麼合作,怎麼更有效率地利用科學,然後推動進步整個社會。問題是,種了這些”種子”在我們年輕學者心裡中,我們爬得上去嗎? XD 我們會想要爬上去嗎 (如果只想做研究)?怎麼爬?像我就也只會在論壇中好好的想,寫下來,回台灣的時候還是埋首於研究中。畢竟我有信心的工作和興趣還是研究與探索,

還是有用的,至少如果有人像是學生問我一些在相關事情的看法,我會更有系統性地回答 或是直接叫他們看網誌 XD

我們中心很棒,資深老師們有能力也真的努力的想幫下一代留下好的環境可惜政府惡劣,年輕的的老師們非常有能力也很有衝勁。在這次論壇中也認識到其他所很厲害的同事 政治學真的好有趣~~~~竟然用大數據決定要吃什麼拉麵店太強了~~~~還有旅館都亂訂 還有各國厲害的專家。 我也知道台灣其他地方有很多有衝勁有想法的年輕人。在組織上,我們中心已經有年輕老師在不同地方建議,所以我知道我們中心之後會更棒。但是如果整個更大的組織上頭 像是我們政府 不想聽,一種就是由上而下然後不肯釋權 ,甚至刻意地製造對立,那就也許真的要像都柏林大學的校長所說,只能依靠教育下一代act responsibly了。

Time will tell.


參加2018京都科技與社會論壇後感想-與諾貝爾獎得主跟專家們的討論
https://dogoodscience.biodiv.tw/2018/10/10/stsmeeting/
作者
Jason Tsai
發布於
2018年10月10日
許可協議